

-
觀點 | Opinion more
-
兩會AI答:如何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
觀察者網中國關懷,全球視野
政府與企業(yè)的協同合作至關重要。政府可以通過政策激勵,鼓勵企業(yè)參與技術研發(fā)和產業(yè)化項目,而企業(yè)則可以通過市場化運作,將技術轉化為實際產品和服務,形成技術研發(fā)與產業(yè)應用的良性循環(huán)。[全文]
-
被美國“卡脖子”是什么滋味?我算是嘗到了
譚驍天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研究員,海歸留學生
張彬茂00后,深圳大學生物醫(yī)學工程碩士研究生
一時的委曲求全不僅沒能換來科研的正常推進,反而導致了我們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重構供應鏈和技術路線。[全文]
-
在中美博弈中立于不敗之地,金融支持創(chuàng)新該如何發(fā)力?
田軒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
激勵創(chuàng)新的前提是,微觀上,我們要有容忍失敗的文化氛圍、嶄新的創(chuàng)作組織形式以及正確的人力資源政策;中觀上要有一個“不太積極”的二級資本市場;宏觀上要有完善健全的法制環(huán)境、健康開放的資本市場以及穩(wěn)定的宏觀政策導向。[全文]
-
中美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到底差距有多大?
徐磊瑞典皇家理工大學物理博士,機器視覺應用工程師
從自然指數為代表的高影響因子雜志所代表的科研實力來看,我國已經具備跟美國直接競爭領頭羊地位的能力,但從全球高被引學者人數的角度,我們的落后還比較明顯。這和我國科研體制鼓勵以雜志影響因子作為評價標準關系密切。[全文]
-
中國曾經的巨大劣勢正變成優(yōu)勢?“李德仁是一種方法”
好評立得住,行得遠
在中美戰(zhàn)略博弈和競爭中,美國看得見,我們看不見,或者美國看得清,我們看不清,曾是長期困擾中國的一個重大問題。不謙虛地說,這個問題現在已經基本得到解決。中國建立了完整的遙感觀測體系,技術和能力的快速提升,正在讓中國曾經的巨大劣勢逐漸變成優(yōu)勢。[全文]
-
李政道和楊振寧關于基礎與應用之辯,仍具現實意義
黃慶橋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李、楊介入到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之辯,發(fā)端于“中國是否應該發(fā)展高能物理并建設高能加速器”的討論。無疑基礎科學研究和應用科學研究都非常重要,二者都不可偏廢。但這個問題在中國有其時代特殊性。未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很多大科學裝置的建造都將會被提出和討論。[全文]
-
這項技術全球只有三條路線,美國、日本和中國
科工力量講述中國企業(yè)科技自強、科技向上的故事。各平臺同名賬號@科工力量
在中國這個LED制造大國,產業(yè)從根源上依賴日本或美國的路線,風險可想而知,國內有很多企業(yè)多年來采用藍寶石路線,其中布滿了國外巨頭精心埋下的專利“地雷”。[全文]
-
中美競爭之下,科教興國還有哪些瓶頸待解?
姚洋北京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院博雅特聘教授
今天我是鼓起勇氣說這個話的。因為這么一說,馬上就有人會批評你,想回到過去嗎?回到計劃經濟嗎?可是,他們有沒有想過,我們的精英主義走到極致了,就會走到反面。在教育方面,精英主義讓孩子們圍繞著分數競爭,最后都變成了只會做題的機器。[全文]
-
與中國脫鉤,就是與世界脫鉤
李世默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咨詢委員會主任
原有的全球化模式是不可持續(xù)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西方所謂邊緣國家里最大的國家——中國,拒絕長期停留在全球化的邊緣地位,我們開始逐漸向中心移動。[全文]
-
EUV光刻機的局限與半導體產業(yè)的未來
汪波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信息工程學院助理教授
2020年,經過17年的研發(fā),EUV光刻機終于開始用于5納米節(jié)點的工藝制造。然而,光刻精度即將達到極限,對于半導體產業(yè)的未來,人們早已開始尋找其他解決路徑,這可以概括為“擴展摩爾”和“超越摩爾”。[全文]
-
中國車企成長之路:老學長拿著圖紙走一路哭一路
封凱棟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長聘副教授
本土供應商接受的是跨國公司的技術轉移,看不起這些不知從哪來的企業(yè),而且如果為這些新興企業(yè)服務,也會得罪跨國公司。[全文]
-
中國自主創(chuàng)新企業(yè):讓聽得見炮聲的人做決策!
封凱棟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長聘副教授
華為、比亞迪等中國企業(yè)為何能在政策環(huán)境對其不利、跨國公司沖擊的背景下實現崛起?與“市場換技術”企業(yè)相比,華為、比亞迪這些自主創(chuàng)新企業(yè)堅持了什么、做對了什么?[全文]
-
未來十年中國發(fā)展軌跡?看看合肥吧
經濟學人1843年創(chuàng)辦于倫敦
地方政府在半導體、電動車、量子科學和生物技術等12個產業(yè)建立了企業(yè)集團。每個集團都安排有一位“鏈長”:由一名政府官員負責該行業(yè)的宏觀規(guī)劃。比如,2020年,合肥市市委書記擔任該市集成電路產業(yè)的“鏈長”,市長則主抓顯示屏產業(yè)。[全文]
-
“十步流程”教你如何登月
袁嵐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研究員,風云學會會長
為什么長征十號的運力幾乎是長征五號的三倍呢?因為長征十號在起飛時,采用三芯并聯結構,在芯級兩側放了兩個助推器,三者都是直徑5米,底端都有7臺發(fā)動機,所以共有21臺發(fā)動機,起飛時可產生2600噸的推力。如今我國空間站的三大艙體,它可以一次性送往太空![全文]
-
176比特“祖沖之”上云,什么水平?
科工力量講述中國企業(yè)科技自強、科技向上的故事。各平臺同名賬號@科工力量
“祖沖之號”量子計算總師朱曉波;“祖沖之號”量子計算常務副總指揮彭承志在云平臺上線當日接受觀察者網科工力量等媒體采訪。[全文]
-
1.31億經費,轉化率為0!高??蒲懈缮度チ?/a>
余鵬鯤獨立撰稿人
高校成果“沉睡”的問題,簡單地說就是高校和教師想要產業(yè)化帶來的大量收益,卻希望避免資本投入的風險。不到產業(yè)化的泳池中試試,是不可能學會游泳的。[全文]
-
半導體基礎研究匱乏,我們進入“黑暗森林”
駱軍委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半導體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李樹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我國各芯片企業(yè)通過購買EDA公司的PDK包共享全球半導體基礎研究成果,導致我國決策者、政府人員甚至產業(yè)界都認為,沒有半導體基礎研究也可以發(fā)展半導體產業(yè)。如今,美國已經擰熄了“燈塔”,我們進入“黑暗森林”。[全文]
-
“ChatGPT之父”:“生成式人工智能”會突破資本主義嗎?
山姆·阿爾特曼OpenAI首席執(zhí)行官
現在已經不會有人說“我要做一張更好的大英百科光盤,放進我的小學的放映機里”,人們只會說“我們已可以用完全不同的方式來獲取知識”。同理,我思考的不是“我們如何取代輸入關鍵詞進行網絡搜索的模式”,而是“我們能否找到一種全新的、更酷的搜索方式”。 [全文]
-
超越李約瑟陷阱,如何構建中國的“科學-技術-商業(yè)”循環(huán)加速器?
文一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特聘教授
哲學家羅素在《中國問題》一書中說過,崇尚藝術、道德和“琴棋書畫”而對戰(zhàn)爭與武力不感興趣,是中華文明的典型特征。這個特征必然導致中華文明無法應對遵循叢林法則和崇尚武力征服的西方文明以及變本加厲模仿這種西方文明的日本文明。[全文]
-
我試著“調戲”了下ChatGPT,挺有意思的
熊節(jié)華東師范大學國際傳播研究院全球南方研究中心主任
我個人覺得,這東西最有意思的就是,它還會胡說八道,甚至你都說不上來它胡說八道的東西到底從哪兒來的,這就感覺特別有人味兒了……[全文]
-
-
資訊 | Information more
-
全球首艘高速可潛無人艇下水
-
零的突破!我國天文觀測再添利器
-
顛覆現有技術路徑,中國團隊打造世界最快閃存
-
全球首臺,正式投運!
-
王興興將為浙江全省干部授課
-
“復活”史前生物?美國一生物公司宣稱培育出恐狼幼崽
-
中國科學家獲重要進展:讓金屬“不可能三角”成為可能
-
這一重大科研裝置,成功部署!
-
美科技巨頭重倉這一領域,“但中國已經領先”
-
成功!翼龍無人機完成首次廣電應急通信測試
-
事關芯片!我國成功開發(fā)這一新技術
-
美國機器人企業(yè)集體上書:要想領先中國,必須要有國家戰(zhàn)略
-
梁文鋒,首登全球富豪榜
-
2024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發(fā)布
-
全球首款,正式亮相!-20°C至55°C環(huán)境下穩(wěn)定運行
-
全球首款,研發(fā)成功!
-
美媒揪心:中國會像對服裝家居那樣顛覆科技行業(yè)嗎?
-
僅重1.7克!我國科研團隊成功開發(fā)
-
又一大國重器,來了!
-
科技部部長:杭州大批科技初創(chuàng)企業(yè)崛起并非偶然
-
-
· 科技前沿 ·
關注觀察者網科技頻道,人類離上帝更近一步,你就對世界更懂一點。
-
全球首例!我國成功幫助漸凍癥失語患者重建交流能力
-
我國新添一項世界之最
-
最小僅90納米!這一領域我國再獲突破
-
我國實現星地量子密鑰分發(fā)新突破
-
這一技術僅五個國家掌握!我國刷新紀錄
-
我國在三維世界造出二維金屬材料
-
騎車抖腿撓屁股,還會縫葡萄,像人類幼崽一樣的機器人來了
-
科大訊飛攜手華為,實現基于國產算力的MoE模型推理方案
-
探秘中國五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新突破!我國科研團隊解鎖太陽能電池“長壽密碼”
-
打破紀錄、最高水準!中國成功研制“祖沖之三號”量子計算原型機
-
湖北:率先實現車網互動調頻 充電樁變身電網穩(wěn)定器
-
我國最新成果!量子直接通信有望進入實際應用
-
我國自主研制AS700D載人飛艇完成首次科研試飛
-
“杭州六小龍”之一群核科技沖擊IPO:主營家裝軟件,科創(chuàng)屬性存疑
-
填補關鍵技術空白!我國量子科技研究迎突破性進展
-
國際首個!我國腦機接口取得新突破
-
事關高溫超導,中國科學家有突破性發(fā)現!
-
本源量子:本源悟空全球訪問量破2000萬次,境外美國排第一
-
我國在太空成功驗證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制造的功率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