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宏偉:新常態(tài)、供給側改革須是新發(fā)展,千萬別客氣
關鍵字: 新常態(tài)中國經濟供給側供給側改革QE量化寬松經濟政策新年,我的日本畢業(yè)生抱著6個月的孩子來看我,在銀座午餐。小伙子在知名日本大企業(yè)橫濱橡膠工作。問他輪胎生意如何?答:去年主要靠賺美國錢,美國經濟發(fā)展了。這家橫濱橡膠在杭州也有一家大廠。美國從2008年到2015年搞了八年QE,經濟緩過來了。
發(fā)展才是第一要務
習李談經濟時必言“發(fā)展是第一要務”??墒墙┤兆?,多有大腕大家敎導我們“經濟可能會經歷一個L型增長階段”。據說是因為正在搞供給側改革。
必須正名,供給側改革是搞新發(fā)展,新常態(tài)須是新發(fā)展。第五代領導人任內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是須GDP翻番的,那又是超美建成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所謂“L型增長”是增長嗎?各國都會稱之為經濟停滯,經濟危機。因為經濟是動態(tài)的,在下行中不會按人的計劃長年維持在一個水平線上的,會有跌到底,跌破底的。大腕大家們說的“經濟L型階段”又需要多長時間呢?誰也不給個預期。這個L型階段,吾國已經歷了三年了,十三五計劃說是都要搞供給側改革,這一改革也是以搞新發(fā)展為主旨的。而對于新常態(tài)的認識,大腕大家們都要照照鏡子,不適應的要盡快換腦筋。中國自信不容自我唱衰。
更重要的是,講信心在經濟學上是有道理的,不是權宜之計。中央的經濟文件中常說要創(chuàng)出好的經濟預期,有好的預期,企業(yè)家才會投資,消費者才敢消費,投資和消費活起來了,在競爭中經濟質量才會提高,過剩產能也才會解消,經濟就會進入良性循環(huán)。過剩是市場經濟的常態(tài)。因為有過剩才會有競爭,才會有質量飛躍。但是在經濟預期灰暗時期,企業(yè)家和消費者就都是現金為王的態(tài)度,少花錢不花錢,經濟就停滯,過剩就愈加過剩,陷入惡性循環(huán)了。中國領導曾在國際上強調過“信心比黃金還貴重”,就是這個看重經濟預期的意思。
供給側改革如何成就新發(fā)展
供給側改革首先是制造業(yè)領域的改革。要制造出高技術高質量高性價比的產品,才是供給側改革的目的。供給測改革不是消費側改革,是反對人為地盲目地去追求向服務業(yè)的轉型,是要做強做大制造業(yè),成就工業(yè)升級,做到全面稱雄世界市場。做到產品供不應求,怎會有產能過剩呢?制造業(yè),前程遠大,任重道遠。
供給側改革當然也包括制成品流通、銷售,直至供給到消費者手中的供給過程的新發(fā)展。再好的制成品要有自主品牌才好賣,這起碼要求廣告業(yè)、售后服務要有大發(fā)展。商品還要有高效的流通業(yè)、零售業(yè)、支付業(yè)的大發(fā)展,才能接觸到消費者。想象一下,如果每個村里都有便利店、超市等就會增加數億常時消費人口。這些在發(fā)達國家都是村里必有的。
總而言之,供給側改革就是在供給側各行業(yè)提高全要素生產力。那么怎么能提高呢?顯而易見,在研發(fā)、制造、流通、廣告、銷售、支付,即在商品經濟全鏈條上都需要投資。投資簡直是供給側改革的前提條件。錢是經濟的血液,投資會有失敗,但要回報就必須投資。所以說供給側改革不是實行需求緊縮,不是搞新的“計劃經濟”。是須有市場導向的大投資,大競爭,推動大發(fā)展。
供給側改革,靠行政命令、計劃性投資是沒門兒的,靠的是市場導向的投資來提升供給側。而要有寬裕的資金供給才可能有市場性投資?,F在的高金利是殺人的高利貸,沒有市場性。而且就是高金利,中小企業(yè)也很難借到錢。這樣如何會發(fā)生供給側結構改革,怎么來提高全要素勞動生產率?
西方輿論大都炒作中國的高額負債,忽悠不可以象他們那樣搞金融量化寬松,即搞QE來刺激投資救經濟。負債高不高要看資產負債表,這也是西方的常識。中國國家資產可是無數級的。日本國家資產,包括國有土地什么的是5萬億美元,但僅國債就欠了10萬億美元。而中國國家是所有著普天之下960萬平方公里地上地下全資產。搞土地財政也比日本大有底氣。中國的資產負債表的資產龐大無比,舉世無雙。日本的資產負債表是負債達兩倍,瀕臨破產邊緣。日本中央政府負債達GDP的240%,而中國的國家負債僅是GDP的40%,相當于日本的零頭。就這樣安倍也只奔印錢救經濟的華山自古一條路。安倍自稱是在搞異次元量化寬松,玩著命頂經濟,現在終于見了些成果。
再看美國,從2008年到2015年搞了八年QE,經濟終于向好了。但就是加了息的現在,金利也才0.5%。日本和歐盟現在還是零利率,以至負利率。
在供給側改革這個目標上沒有分歧,這是世界共通的。問題是手段,是怎么做。美國搞了八年QE,我們先搞一年量化寬松試試,美歐日天天在玩命搞泡沫,卻天天忽悠中國不得泡沫。什么是泡沫?中國供給側如果搞出了高質高量是進可稱雄國際巿場的。這才是西方的所怕。中國給他們投資、貸款千萬億,他們都不怕泡沫,不怕來自中國的洋躍進,怎么中國給自國降息投資就成為過度刺激了?就是泡沫了?
不能聽西方忽悠。當務之急是積極財政,寬松金融,全力支持供給側改革。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楚悅
-
轉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評論 121“中美會談成果遠超預期,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 評論 252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 評論 1113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評論 161何立峰:中美達成重要共識 評論 307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