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廣生:亞洲金融危機和貿易爭端親歷記
【導讀】 上世紀九十年中后期,正值中國經濟發(fā)展蒸蒸日上之際,亞洲金融危機突然爆發(fā),令中國的外經貿飽受煎熬。
這場四處蔓延的金融危機不僅造成中國的出口增幅大縮水,還導致周邊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同時期的日本和韓國都與中國發(fā)生了貿易摩擦風波。
中國政府是怎么應對金融危機的?又是怎么化解中日、中韓貿易摩擦的?原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部長、黨組書記石廣生以他的親身經歷帶我們重新回顧當年危機的第一線。
【文/石廣生】
我一生從事外經貿工作,見證了這個領域了不起的變化和發(fā)展,感到無比驕傲。外經貿的變化發(fā)展,背后反映了我們國民經濟的發(fā)展、國際地位的提高,反映了國家的強大。今天外經貿的大發(fā)展,一路走來是很不平坦的,我們經歷過新中國成立初期帝國主義的封鎖禁運,經歷過三年困難時期和“文化大革命”以及后來的亞洲金融危機等,中國外經貿飽受困難和挑戰(zhàn)。
由于實行了改革開放,外經貿實現了重大發(fā)展,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外經貿更是實現跨越式發(fā)展。中國終于從一個貿易小國、弱國成為貿易大國,現在正在朝貿易強國道路上邁進,這對我一個長期搞外經貿的人來說心情是振奮的。事非經過不知難,回望來時路,有一些片段至今難忘。
亞洲金融危機的煎熬
1998年我擔任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部長,上任伊始亞洲金融危機就給了我一個下馬威。在這之前的1997年7月2日,泰國中央銀行突然宣布,放棄實行多年的與美元固定匯率制度,泰銖對美元匯率當日狂瀉20%,堅持了四個月的泰銖保衛(wèi)戰(zhàn)失敗。此后,風暴快速蔓延至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緬甸以及中國香港等地,后波及日本、韓國、俄羅斯和整個東南亞。其中,日本、韓國、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的貨幣很快分別貶值到21.5%、32.8%、41.7%、80%、40.2%、39.4%和18.3%,并造成了香港股市、匯市的劇烈動蕩....亞洲金融危機爆發(fā)了。
亞洲金融危機對中國形成嚴峻挑戰(zhàn),中共中央采取多項措施有效抵御了危機的影響,保持了國民經濟較快增長。圖為1997年11月,中央召開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現場
這場金融危機既突然也不突然。
說其突然,是因為當時確實很少有人意識到泰銖保衛(wèi)戰(zhàn)的失敗是一場席卷亞洲的金融危機的前奏,連號稱“亞洲乃至世界金融中心”的香港對此也未過多留意,更沒人預感到這場金融地震的強度和烈度。
說不突然,是因為經過十幾年發(fā)展的“亞洲四小龍”,其經濟已產生不少泡沫,國際上各種金融衍生品五花八門,蜂擁而入,政府缺少管控經驗,金融體系十分脆弱。國際金融大鱷早就看在眼里,隨時準備發(fā)動進攻,撈取厚利。所以,亞洲金融危機爆發(fā)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事后證明,亞洲金融危機就是國際金融大鱷一手操控的。索羅斯的如意算盤是先從最容易擊破的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入手,進而攪亂“亞洲四小龍”—新加坡、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
這場快速發(fā)生、四處蔓延的金融危機,對1998年中國整體經濟發(fā)展的影響和沖擊是突然的,也是巨大的。中國是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回歸后的香港仍是亞洲和世界的金融中心,而中國外貿當時占國民經濟體量的30%以上,整個GDP增幅中有兩個百分點由外貿拉動,吸收外資也已成為發(fā)展經濟的重要成分。1998年中國經濟增長的目標是“保8”,而出口和引資成為“保8”的關鍵。主要難題來自:
中國堅持人民幣不貶值,出口產品價格下降。亞洲金融危機爆發(fā)后,中國政府作出人民幣不貶值的承諾,提振了東南亞各地區(qū)的信心,防止金融危機進一步擴散,在危機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但這也意味著中國出口產品價格需下降20%以上,才能達到與周邊國家可以競爭的水平,這么做在當時幾乎是不可能的。
主要出口市場受到重創(chuàng)。當時中國前六大貿易伙伴中的四個(歐美除外),即占我國出口比重24%的中國香港、17.4%的日本、6.6%的東盟、5%的韓國市場,也就是說全國53%的出口市場出了問題,這對中國當年出口造成的震蕩可想而知。
中國吸收外資形勢嚴峻。亞洲是中國吸收外商投資的主要來源地。1997年,東盟、中國香港、日本、韓國、中國臺灣占我國全部利用外資協(xié)議和實際金額的80%以上,金融危機使上述國家和地區(qū)綜合經濟實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對外投資勢必減少。東南亞的金融危機不僅使當地企業(yè)遭遇嚴重經濟損失,也使歐美及日本公司在亞洲的業(yè)務受到打擊,其中日本公司最為嚴重。歐、美、日的投資者對東南亞和中國等發(fā)展中國家的投資信心大減,對華投資更加謹慎。同時“98特大洪災”使得災區(qū)企業(yè)的正常生產、出口貨物的出運和利用外資工作一度受阻,也對我國出口和引資造成了相當大的困難。
面對空前嚴峻的外經貿形勢,中央經過慎重研究,提出1998年經濟工作的三大重要任務:一是確保當年國民經濟增長8%;二是確保當年出口穩(wěn)定增長;三是保證人民幣穩(wěn)定、不貶值。在經濟工作任務實現的過程中,外經貿特別是外貿出口是確保全年國民經濟穩(wěn)定增長的主力軍。中央對我們寄予厚望,朱镕基總理還對我們提出了出口增長10%的具體要求。我們的工作已處于風口浪尖,我作為部長責任重如泰山。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指示和部署,繼續(xù)貫徹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千方百計擴大出口,增加利用外資。外經貿部采取了諸多具體應對措施,虛實結合,遠近結合,力求當年能見效。具體方案有:
一是講政治,統(tǒng)一思想。
應對危機,需要全行業(yè)堅定信心,共克難關。我們召開全國外經貿工作會議進行部署,并多次召開各種全國性專門會議和外貿進出口總公司會議等。部領導分頭帶隊深入基層和企業(yè)調研,與地方一起為出口工作排憂解難。外經貿部設立出口領導小組,由我牽頭,前后開了近十次工作會,確定一個奮斗目標,即“千方百計擴大出口和引進外資”,甚至提出“戰(zhàn)斗到最后一分鐘”的口號。我在會上對大家講,各級外經貿部門要從對國家負責、對人民負責的高度來完成全年外貿出口的增長目標,外經貿戰(zhàn)線的全體干部職工要以災區(qū)軍民在抗洪搶險中表現出來的英雄氣概和頑強拼搏精神為榜樣,為實現這一目標奮斗不懈,力保國民經濟實現8%的增長。
二是經商有關部門,制定優(yōu)惠政策,支持出口和引資。
具體內容包括:提高出口退稅率。從原來的出口產品退稅率3%、6%和9%三檔,將部分出口產品退稅率提高至5%、13%、15%、17%四檔。同時加快退稅進度,簡化退稅手續(xù),從而降低出口成本,增強國際競爭力。
出口信貸貼息。為了提高出口競爭力,對出口企業(yè)自1998年7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期間出口報關并于1999年4月30日前辦理核銷的一般現匯貿易出口收匯,給予每美元0.03元人民幣的貼息,所需資金從中央外貿發(fā)展基金中列支。
調整出口賣方信貸利率。7月,中國進出口銀行下發(fā)《關于調整人民幣出口賣方信貸利率的通知》,明確出口賣方信貸利率與中長期貸款利率脫鉤,分為兩檔:大型成套設備和技術含量高的機電產品利率為5.22%,其他機電產品為5.85%。
進一步完善《中央外貿發(fā)展基金有償使用管理辦法》,理順財政、外經貿、銀行部門和企業(yè)之間的關系,以利于基金能盡快落實到企業(yè),擴大外貿出口。
加強經營管理,處理好規(guī)模和效益的關系。要求各級外經貿企業(yè)立足于“自強、自立、自救”,向管理要效益、要規(guī)模,努力實現降低成本和費用。提倡在出口比較困難的情況下,保規(guī)模、保市場、保本出口,以此保發(fā)展?jié)摿Α⒈iL遠利益,扭轉企業(yè)只講效益不講出口的觀念。同時,轉移國內優(yōu)勢長線加工能力,進一步推動境外加工裝配業(yè)務,擴大出口。
三是加快外貿管理體制改革,促進出口和引資。
具體內容包括:放寬配額。1998年8月,緊急印發(f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關于出口商品配額編報下達和組織實施的暫行辦法》,進一步放寬配額管理。取消24種商品的出口配額許可證,取消5種商品一般許可證限制,取消茶葉和“兩紗兩布”出口的統(tǒng)一經營限制;對非緊俏類商品配額實行總量控制、自主申領許可證的辦法;支持紡織行業(yè)解困,將被動配額可分量的15%直接分配給國家紡織工業(yè)局推薦的自營出口紡織工業(yè)企業(yè),后又擴大到20%,同時凡是有自營出口權的紡織生產企業(yè)均可參加紡織品出口配額招標。
完善吸收外資政策。逐項落實全國利用外資工作會議確定的各項政策;加大招商力度,拓展利用外資方式;抓好外商投資大項目的審批工作;進一步改善投資環(huán)境,辦好現有外資企業(yè)。
進一步放開進出口經營權。對國家重點聯系的千戶國有企業(yè)實行了進出口經營權登記備案制,并進一步擴大到全國6800多家大型工業(yè)企業(yè)。發(fā)布了經國務院批準的《關于賦予私營生產企業(yè)和科研院所自營出口權的暫行規(guī)定》,首批20家民營企業(yè)經批準已獲進出口權,調動眾多企業(yè)進行出口。
原產地證發(fā)放。1998年6月,外經貿部下發(fā)《關于加強原產地證明書管理和簽發(fā)工作的通知》,進一步加強原產地證管理和簽發(fā)工作的規(guī)范化和制度化,大大便利出口。
- 原標題:亞洲金融危機和貿易爭端親歷記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鄭樂歡 
-
三星堆玉石器“生產車間”又有新發(fā)現 已辨認出19種原料材質
2024-10-21 22:12 考古 -
二里頭文化是不是中國歷史進入文明的“臨門一腳”?
2024-09-15 10:21 -
突破16萬公里!中國鐵路塑造世界鐵路新格局
2024-09-14 13:32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美國人借口拍照偷偷帶走我國文物,重要物證首次披露
2024-09-11 21:06 考古 -
首次!秦始皇帝陵考古發(fā)現集中亮相
2024-09-08 17:33 考古 -
海外旅行使用它,或將面臨重罰
2024-08-26 14:28 觀出行 出行·紀錄 -
朝鮮三池淵將向外國旅行者重新開放
2024-08-15 12:45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79年前的今天,日本無條件投降!
2024-08-15 08:28 -
113歲新四軍老戰(zhàn)士施平逝世,系施一公院士祖父
2024-06-29 23:14 -
寧夏一村民駕駛鏟車取土損毀宋代古城遺址被判刑
2024-05-25 08:28 考古 -
首次公開!侵華日軍731部隊再添新罪證
2024-05-04 10:51 日本戰(zhàn)犯筆供 -
我國再添4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2023-11-04 19:11 申遺競賽 -
河北灤平發(fā)現戚繼光督建長城石碑,內容與史料記載高度吻合
2023-08-16 14:29 考古 -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8周年
2023-08-15 06:52 -
為什么梁啟超不看好的社會主義,最后拯救了中國?
2023-03-20 08:04 -
甲午戰(zhàn)爭沉艦發(fā)現大口徑炮彈,辟謠“炮彈摻沙”
2023-03-04 17:03 考古 -
為什么西方考古研究都愛去希臘搞發(fā)掘?
2023-02-23 08:46 -
中國歷史上的“葉文潔”,比小說要讓人頭疼得多
2023-02-14 08:46 -
紫禁城兩次破防,勤懇務實的嘉慶也救不了清朝?
2023-02-05 08:51 -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周湘萍去世,享年94歲
2023-01-31 16:55
相關推薦 -
轉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評論 121“中美會談成果遠超預期,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 評論 252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 評論 1113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評論 161何立峰:中美達成重要共識 評論 307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