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宇舟國際政經(jīng)觀察者
-
在我們會談桌的對面,究竟坐著怎樣一個對手?
這群沒有一個真正從事過基礎制造業(yè)、沒有真正在田間地頭或廠房車船里奔波過的人,就這樣把一個理論推導變成了滾動念經(jīng),進而形成了心理按摩,直到被現(xiàn)實明晃晃地教育。[全文]
-
如此喪權辱國的烏克蘭礦產(chǎn)協(xié)議,為何有人涂脂抹粉?
對于這樣明顯喪權辱國的條約,為什么這些自我標榜的“烏友”能如此涂脂抹粉,反而是這些一貫抨擊烏克蘭政府、動不動就被扣上“俄粉”帽子的,拿著合同全文大半夜還在推敲、還在條分縷析地揭露它對烏克蘭的傷害?究竟誰才是真正的烏克蘭之友?[全文]
-
特朗普瘋成北美“萬稅爺”,反讓世界迎來一種新的可能
瘋是真的瘋,但也是被現(xiàn)實逼出來的不得不瘋,這不只是草臺班子與否的問題,更是“定體問”的最佳素材。[全文]
-
馬斯克和特朗普的蜜月期要結束了?
馬斯克的“百日維新”并不能說是結束,而是會進入到2.0時代。直到特朗普的“MAGA美國”諸多政策開始反噬,建制美國大舉反撲之時,屆時才需要馬斯克再做決策何去何從。而這一天也不會太遠。[全文]
-
鋼鐵行業(yè)的興衰足以告誡特朗普:拯救美國,藥方在中國
美國的一次次貿(mào)易戰(zhàn),反而削弱了自己“可持續(xù)涸澤而漁”的能力。這樣的故事難道美國選民不懂嗎?套用一句公知體:到底是什么樣的體制和環(huán)境,能讓一代代屠龍勇士變成惡龍?[全文]
-
馬斯克內憂外患,我們隔岸觀火還是該挺他一把?
雖然馬斯克在包括對華在內的全球貿(mào)易方面存在廣泛利益,事實證明其依然無力改變貿(mào)易戰(zhàn)的走向,反而還影響漸微。[全文]
-
李嘉誠“賣港”,從來就不是“在商言商”
與其說是“在商言商”,不如說在醞釀新形態(tài)的全方位戰(zhàn)爭。[全文]
-
俄美關系“重啟”能走多遠?答案藏在歷史細節(jié)里
但是,這些事項改變不了美俄關系的結構性矛盾,只是一場各取所需的形象工程。待到核心議題展開之時,又將會構成新的“重啟-死機-再重啟循環(huán)”。[全文]
-
看完特朗普政府的“四本賬”,還有什么理由再抱幻想?
特朗普政權之所以如此執(zhí)著于關稅,并不僅僅是心血來潮,或是單純取悅自己的基本盤,背后有它自己一套不得已的邏輯。[全文]
-
經(jīng)濟在增長、體感卻有“溫差”,癥結在分配?
網(wǎng)上每次公布與收入有關的消息,總不乏 “又被平均了”的聲音。“被平均”的歷史大背景,帶有特定發(fā)展階段的必然性。而在新動能的破繭中,“共同富?!闭谀杏?。[全文]
-
2025,西方已經(jīng)集齊了火山、回旋鏢和烏托邦
某些人極力要營造的西方發(fā)達國家恢復快、就業(yè)好、財富增、外資搶的大號形勢,與現(xiàn)實卻是那么格格不入。但凡他們所言有那么幾分真實,我們都只能得出一條結論,就是西方老百姓吃得太飽,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換一批更加激進的政府,將對刺激的追求貫徹到底。 [全文]
-
MAGA運動:是不是美國老兵們錯付的夢一場?
由于近年來的處境仍在惡化,退伍軍人仍是共和黨的鐵票倉,但隨著“政府效率部”的政見陸續(xù)出爐,這種關系正在受到考驗。[全文]
-
攻守之勢正在改變:2025等待回答的四問
在2024年的最后一周,會出現(xiàn)如此密集、振奮人心的成果展示,究竟是事發(fā)湊巧還是意味深長,是研發(fā)進度的自然重疊還是斗爭預判下的敲山震虎?我個人認為兼而有之,但又不只是全部,這可能與不久前洲際導彈的試射一樣,都在預告著一個大時代轉折點的來臨……[全文]
-
馬斯克一通改革,不僅提不了美國政府效率,還將激化更大矛盾
“政府效率部”開盤的這個賭局,本質上依然是一部分利益集團試圖攘奪另一部分集團的政治與經(jīng)濟資源,且雙方矛盾已經(jīng)走向了——不是依靠教科書上的市場邏輯來開展合理競爭,而是必須占據(jù)行政資源開展新的搏殺。[全文]
-
墨西哥看似拿到美國“友情票”,但其實沒真正上車
這不只是墨西哥的問題,也是南方國家共同面臨的瓶頸,讓它們在經(jīng)濟發(fā)展中屢屢遭遇短路,還被說教成是“經(jīng)濟周期現(xiàn)象”;始終面對中等收入陷阱,還要被PUA是“都怪你體制不行”。上一階段的全球化面臨如此大的逆流,是因為超額收益都被西方教師爺們賺走了,大多南方國家基層群眾沒什么獲得感。[全文]
-
2028年,地方財政將迎來“大考”
無論進行多大力度的化債,仍然是以時間換空間,在隱性債務化解的同時,地方債務的“或有風險”仍有推高之勢。只有抓住化債提供的窗口期,加速多個事項的改革,才能避免“債務越化越多”的窠臼。[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