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者網一周軍評:惱羞成怒?美軍對胡塞“極限施壓”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施洋】
本周,美國《大西洋月刊》主編被莫名拉入美國空襲胡塞武裝決策群的鬧劇,不僅泄露了美國即將軍事打擊胡賽行動出爐的機密,也從第一視角展現了當下美國核心肉食者們的精神狀態(tài)。而與此同時,美軍圍繞中東的新一輪兵力集結已經開始,特朗普政府的中東政策也將展現一些新的思維與變化。
同樣在本周,朝鮮展示了本國研制的預警機樣機,讓人在感慨朝鮮自主國防無限可能的同時,也在某些層面透露出朝鮮國防思想潛移默化的調整。
對胡塞武裝“極限施壓"
3月24日,《大西洋月刊》主編杰弗里·戈德堡撰文披露了自己在3月13日被拉進一個美國政府高層的Signal討論小組,并提前“被泄密”了有關美軍對胡塞武裝進行空襲的作戰(zhàn)計劃。白宮隨后承認了這一事實。自此,圍繞特朗普政府一眾高官是否泄密的爭論和對特朗普執(zhí)政團隊草臺性的進一步嘲諷,成了這一事件后續(xù)的主要內容,至于此事的背景,即3月15日特朗普下令對胡塞武裝采取升級軍事行動,則并沒有人有太大的興趣。
盡管看起來沒有任何人會因為泄密事件被處理,但外界對這一八卦的津津樂道確實說明了國際議題傳播的某種邏輯
自3月15日美軍對也門數十個胡塞武裝目標,包括雷達、防空系統(tǒng)、導彈和無人機設施發(fā)動攻擊以來,半個月間,根據胡塞電視臺Al-Masirah報道,美國已經至少對也門發(fā)動了11輪空襲行動。
與此同時,胡塞武裝也宣稱,至少10次對美國海軍在紅海區(qū)域的“杜魯門”號航母及其打擊大隊的護航艦只發(fā)動了攻擊,并對以色列多處軍事基地發(fā)動了攻擊。盡管這些攻擊行動并未對美軍和以色列造成什么值得一提的傷亡損失,但考慮到就是這樣的軍事行動,已經能被美國海軍描述為“二戰(zhàn)以來面臨最激烈的戰(zhàn)斗”,這些行動對美國造成的軍事壓力似乎也不宜低估。
從2023年10月也門胡塞武裝為了聲援哈馬斯在加沙地區(qū)的行動,開始在紅海上襲擊各種與以色列有關商船,并進一步將攻擊目標拓展到途徑紅海的英美軍艦以來,紅海危機就對全球航運造成了嚴重影響。盡管以美國主導的多國聯軍在2023年12月就開始發(fā)動“繁榮守護者”的行動,出動海上力量為紅海商船提供護航,并間斷性地對胡塞武裝控制地區(qū)進行軍事打擊,但正如2024年8月 ,美國中東海軍行動負責人、海軍中將喬治·威科夫所說,美國和英國在紅海危機中打擊胡塞武裝的方法,未能阻止胡塞武裝并阻止對該地區(qū)航運的襲擊。
曼德海峽和蘇伊士運河的商船通航量自2024年初受此影響腰斬至今,并未因為聯軍的護航行動而明顯恢復,以色列的埃拉特港更是處于某種實質性關閉的狀態(tài)——抵達該港口的貨船已經減少到“每兩三個月”一艘。對美國而言,給予以色列從軍事援助到國際輿論支持的全方位支持,既然是少數從特朗普到拜登再到特朗普政府都不會發(fā)生動搖的堅定立場,那么在以色列對加沙地區(qū)“大局已定”的環(huán)境下,在以色列缺乏投送能力的也門附近擺平胡塞武裝,就成為美國在“鞏固美以同盟”和“維護航行自由”這兩個位面做出表率的重要方向。
世界銀行統(tǒng)計的蘇伊士運河交通量在2023年底遭遇腰斬,且一蹶不振
美國自然是不可能通過對話讓胡塞武裝放棄攻擊行為。對特朗普而言,胡塞武裝也無法通過增加關稅來獲得對話的機會。如此一來,進一步增強軍事打擊力度就成了極限施壓的顯然方法。美國自3月15日開始升級的空中打擊行動,基本可以認為是這一邏輯的具體化反映。
當然,僅憑美軍目前在紅海常態(tài)化部署的“杜魯門”號航母打擊大隊的兵力,所謂的打擊力量升級充其量就是提升艦載機的出動頻率以增加打擊烈度,從胡塞武裝非但不服軟反而繼續(xù)攻擊美國航母編隊的動作來看,這一施壓的效果并不理想?;谶@樣的邏輯,美軍近期的一系列行動兵力調動,應該就是為進一步升級對胡塞武裝的打擊進行的準備。
目前,根據衛(wèi)星圖像和其他信息,能夠確定美國至少已經派遣4架B-2A隱身戰(zhàn)略轟炸機,前往位于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亞空軍基地。加上基地內已有的4架B-52H戰(zhàn)略轟炸機以及作為保障的KC-135加油機、C-17運輸機等,美軍已經為進一步加碼空中打擊準備了充足的戰(zhàn)略力量。
與此同時,3月21日,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命令美國海軍“杜魯門”號航空母艦在紅海地區(qū)再延長部署一個月,并且下令將“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大隊也調往中東地區(qū)。3月24日,正在亞太部署的“卡爾·文森”號航母??筷P島,隨后于28日離港前往中東,毫無疑問,該艦在??科陂g必定為接下去的中東部署任務進行了人員調整以及物資準備。得益于今年進行服役期內最后一次部署的“尼米茲”號和已經轉隸部署到日本的“華盛頓”號,“卡爾·文森”離開亞太水域也不會影響美軍在這一地區(qū)的兵力失衡。
3月24日正在靠近關島的“卡爾·文森”號航母
“杜魯門”加上“卡爾·文森”兩艘航母,以及“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大隊內的2-3艘護航艦攜帶的“戰(zhàn)斧”導彈,還有部分美國媒體將正在返回法國本土,可能經過紅海區(qū)域的法國海軍“戴高樂”號航母和艦上的22架“陣風”也算到賬上,美國海軍有可能在未來一周左右時間里,在曼德海峽兩側集結起2個航母打擊大隊,上百架戰(zhàn)機的作戰(zhàn)力量,并與美國空軍的戰(zhàn)略轟炸機群配合,實現對胡塞武裝的打擊升級。
從空中打擊力量的“顯著升級”來看,美軍的調動可算完成任務,但對于胡塞而言,僅僅空中規(guī)模上的提升能否讓其發(fā)生政策上的全面變革,至少目前依舊是一個未知數。畢竟這樣規(guī)模的兵力在中東地區(qū)只能持續(xù)一個月左右,一旦胡塞武裝挺過了這輪打擊窗口,當美軍的作戰(zhàn)兵力隨著“杜魯門”號航母的離開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時,如何進一步給胡塞加壓的難題,會讓已經為”泄密門“焦頭爛額的赫格塞斯更加頭疼。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施佬 
-
特朗普極限施壓:大量B2抵達迪戈加西亞
2025-03-26 14:36 -
首架F-35B完工在即,日本組建首個臨時艦載機飛行隊
2025-03-25 18:01 -
美尼米茲號航母前往亞太:退役前最后一次部署
2025-03-25 17:35 -
臺軍擴大教召規(guī)模:退伍超8年老兵仍會被召回
2025-03-25 17:31 臺灣軍事 -
美專家直說了:特朗普這個計劃,就是個笑話
2025-03-23 14:36 涼戰(zhàn) -
一周軍評:號稱“專打中國高超”的日本電磁炮,找上30歲的“明日香”
2025-03-23 09:48 一周軍事觀察 -
又假裝“偶遇”?疑似臺艦接受美艦補給視頻曝光
2025-03-21 21:19 -
堪比“小漢光”臺軍立即備戰(zhàn)操演都演練了些什么?
2025-03-20 20:02 臺灣軍事 -
無人船載無人機,烏稱用FPV襲擊克里米亞俄軍目標
2025-03-20 16:53 -
“中國衛(wèi)星會狗斗”,美太空軍上將稱太空優(yōu)勢正在縮小
2025-03-19 21:02 -
韓陸軍一大型無人機同直升機相撞 兩機燒毀
2025-03-18 21:17 -
“從庫爾斯克撤退的就像一部恐怖電影”
2025-03-18 21:17 -
盲目蠻干弄壞新艦?鋼纜卷入螺旋槳,臺軍艦大軸變形
2025-03-18 21:15 -
中國“登陸奇觀”駁船現身海灘引外媒關注
2025-03-14 19:09 -
韓國為美海軍維修的第一艘補給艦交付
2025-03-14 19:09 -
美稱中國正建造大型核動力航母,國防部回應
2025-03-14 16:19 中國海軍 -
“解放軍集結階段為何不見美軍?”
2025-03-13 18:53 -
臺媒傳“055”銹跡斑斑,一看都是美海軍“臟亂差典型”
2025-03-13 18:29 -
如何重振美國造船業(yè)?“先漲工資”
2025-03-13 17:08 -
不需要“一鍵關機”按鈕 停飛F35方法多得是
2025-03-13 09:04
相關推薦 -
轉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評論 236“中美會談成果遠超預期,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 評論 251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 評論 1113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評論 162何立峰:中美達成重要共識 評論 307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