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丁·沃爾夫:遏制氣候變化終于使全人類團結(jié)到了一起
最后更新: 2021-11-02 07:43:16【文/馬丁·沃爾夫 譯/觀察者網(wǎng) 由冠群】
如果要按照“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建議,盡量保持地表溫度升幅與工業(yè)革命前水平相比不超過1.5°C,在格拉斯哥舉行的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必須做出哪些承諾?正如我上周所說,答案是它們必須更加激進:最重要的是,它們需要加快減排速度。
三十年后“凈零能耗”之類的承諾太容易實現(xiàn)了?,F(xiàn)在有必要承諾到2030年時將全球碳排放量減少近40%。必須讓排放曲線現(xiàn)在就向下彎曲。盡管困難重重,但這在經(jīng)濟上和技術上都是可行的。如果不實施格諾特·瓦格納(Gernot Wagner)最近論述過的高風險地球工程,地球?qū)o可避免地在10年后遭受不可逆?zhèn)Α?
那么,現(xiàn)在必須做什么?上個月出版的一本書解決了這個問題。這本書建議制定一項六點計劃,為格拉斯哥會議的討論提供參考標準。
該計劃包括:第一,大幅且快速地減少甲烷排放量,盡管甲烷在大氣中存留時間相對較短,但它是一種效力極強的溫室氣體;第二,停止砍伐森林并重新開始植樹造林;第三,電力部門脫碳,最重要的是,要以比現(xiàn)在快得多的速度使電力部門逐步擺脫對煤炭的依賴;第四,加快道路運輸電氣化;第五,供暖和鋼鐵、水泥、化工、長途航空航運等“難以脫碳”行業(yè)要加快脫碳速度;最后,加速提升整個經(jīng)濟體的能源使用效率,特別是提升新建建筑的能源使用效率,并改造許多舊有建筑。
該計劃明確指出,大部分工作都將是復雜難辦的。但是,從激勵機制、監(jiān)管、提高透明度、鼓勵必要資金投向以及向新興和發(fā)展中國家提供慷慨援助等方面進行適當支持,這個計劃是有可能實現(xiàn)的。
考慮一下這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對未來十年有何實際意義。其中一點尤為明確:《國家自主貢獻計劃》需要制定的更加嚴格和詳細。另一點是,最重要的新興國家——首先是中國,其次還有印度和印度尼西亞——需要承諾從現(xiàn)在起不再新建燃煤發(fā)電站。
另一點是,要停止砍伐森林和開始停止使用煤炭,特別是不要再用煤發(fā)電,這需要高收入國家向發(fā)展中國家源源不斷地提供大量援助和補貼,每年可能要達到1000億美元左右。如果要達成協(xié)議,這一點至關重要。但這么做也是公平合理的,因為高收入國家在過去排放了最多的碳,而且直到現(xiàn)在其人均碳排放量仍然相對較高。
承諾減排與所需減排之間的差距 圖片來源:《金融時報》
發(fā)達國家還必須向發(fā)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支持,幫助它們建立環(huán)保的電力系統(tǒng)。股權(quán)資本和債務融資方式成本太高且作用有限。一個關鍵要素是私營部門和全球公共部門要分擔風險。多邊開發(fā)銀行必須發(fā)揮核心作用。能源轉(zhuǎn)型委員會(Energy Transitions Commission)聯(lián)席主席阿代爾·特納(Adair Turner)表示,所需資金可能為每年3000億美元,到本世紀末將增至6000億美元。
還有一點是要加強國際協(xié)議效力,以加速上述“難以脫碳”行業(yè)的凈零進程。歐盟提出的“碳邊界調(diào)整措施”是促成凈零實現(xiàn)的一大關鍵要素。
最后一點是,實現(xiàn)電氣化是中心環(huán)節(jié)。如果沒有更好的選擇,可以使用包括核能在內(nèi)的碳中和方式供應電力。
總之,要實現(xiàn)到2030年大幅減排的目標,就需要做這些事情。然而,更寬泛地講,談判者還需要記住三件事。
如何保持溫度升高在1.5攝氏度之內(nèi) 圖片來源:《金融時報》
首先,價格機制不僅僅是一種有效的激勵機制。它還可以產(chǎn)生收入以補償受損者。然而,正如世界銀行“碳定價顯示表”所表明的那樣,目前碳價格普遍過低,覆蓋范圍也有限。
其次,決策者必須記住,無論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前提是燈光不能滅,房子不能冷。
最后,我們真地團結(jié)到了一起。盡管中國、美國、歐盟、印度和日本將是關鍵,但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獨自解決這一問題。個別國家將探索可行的道路。但協(xié)議必須達成,特別是中美之間的協(xié)議。正如孟加拉國總理在《金融時報》撰文指出的那樣,富國必須幫助窮國。
技術專家們已出色地證明了,我們有能力盡快地使我們的經(jīng)濟體脫碳?,F(xiàn)在,領導人必須表明他們理解這意味著什么。迅速行動,這就是避免災難發(fā)生的方法。
(觀察者網(wǎng)由冠群譯自英國《金融時報》)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原標題:FINANCIAL TIMES - Martin Wolf: What is the least we need from COP26?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由冠群 
-
伊朗外長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
2021-11-02 07:30 -
普京:責成俄國防部參與抗疫工作
2021-11-02 07:2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美國新增確診103470例、死亡1013例
2021-11-02 07:2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法國推遲針對英國的漁業(yè)爭端報復措施 英國歡迎
2021-11-02 07:13 法國見聞 -
劉曉明同韓對朝代表會晤:愿就發(fā)表終戰(zhàn)宣言等事宜同有關方保持溝通
2021-11-02 06:55 朝鮮現(xiàn)狀 -
國內(nèi)通脹嚴峻,美國財長就中美關稅問題松口
2021-11-01 23:13 中美關系 -
習近平向COP26氣候大會發(fā)表書面致辭
2021-11-01 22:54 新時代之聲 -
自民黨二號人物“陰溝翻船”,日本外相要換人
2021-11-01 22:47 日本 -
記者問巴西總統(tǒng)為何不參加G20活動,保安上去就是一拳
2021-11-01 22:41 G20 -
日本執(zhí)政聯(lián)盟贏得大選,中方:當前中日關系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
2021-11-01 21:41 日本 -
印巴板球之戰(zhàn)引發(fā)種族沖突,多名印控克什米爾學生被控“煽動叛亂”
2021-11-01 21:35 印巴沖突 -
西班牙規(guī)定外賣員需成為雇員,有平臺鉆漏洞
2021-11-01 21:22 -
英國外相:法國48小時內(nèi)必須退讓
2021-11-01 20:59 歐洲亂局 -
拜登拉14國及歐盟領導人開“全球供應鏈彈性大會”
2021-11-01 19:57 美國經(jīng)濟 -
“美國撤出阿富汗是個錯誤,是為專注于對付中國”
2021-11-01 18:44 不列顛 -
美國今年超3.7萬人死于槍支暴力,案件激增30%
2021-11-01 18:07 美國一夢 -
“建歐洲軍不現(xiàn)實,因為北約…”
2021-11-01 18:07 歐洲亂局 -
“美國一手培養(yǎng)的阿士兵和間諜正涌入ISIS”
2021-11-01 17:58 阿富汗 -
“工會反對自動化,讓低效率的港口成為美國供應鏈的瓶頸”
2021-11-01 17:52 美國經(jīng)濟 -
中國用30年“不夠有雄心”?外交部:歐盟71年美國43年
2021-11-01 17:33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相關推薦 -
轉(zhuǎn)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評論 196“中美會談成果遠超預期,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 評論 251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評論 162何立峰:中美達成重要共識 評論 307最新聞 Hot
-
轉(zhuǎn)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
在獄中,杜特爾特以壓倒性優(yōu)勢當選市長
-
“中方抵抗到底,成了”
-
巴外長警告:這個問題不解決,停火將受威脅
-
中美利好消息傳來,“七巨頭”一夜回漲8000億美元
-
特朗普怒了:我又不是蠢貨,免費的不要?!
-
特朗普:周四我可能飛去參加俄烏會談
-
印巴空戰(zhàn)后首次公開講話,莫迪只字不提美國
-
澤連斯基批準美烏礦產(chǎn)協(xié)議
-
長和回應港口交易:不合法決不交易
-
白宮國家經(jīng)濟委員會主任:美國正在重啟對華關系
-
中美會談結(jié)束,日本國債遭拋售
-
普京強忍淚水
-
中方“施壓”他退出反華組織?我使館駁斥
-
看看特朗普這一家,在中東全是生意
-
全球股市普漲,金價大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