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君達:民主黨剛贏回眾議院,就暴露了自己最大的問題
關鍵字: 美國中期選舉中期選舉特朗普眾議院民主黨共和黨美國兩黨政治民主黨內部的斷層困境
本次選舉中,民主黨涌現(xiàn)出一系列“破紀錄”少數(shù)群體政客,如首位原住民女性議員、首位穆斯林女性議員、首位(公開的)同性戀州長等;在進步主義者看來,這些無疑是本次選舉的突破。與此同時,29歲的拉美裔政客奧卡西奧-科泰茲(Alexandria Ocasio-Cortez)成功進入眾議院,成為最年輕的女性議員,這將激勵美國年輕人踴躍投票。問題是這些政客對于民主黨整體選民而言未必具有吸引力,而且政治經(jīng)驗大多不充分,難以勝任在搖擺州逆轉局面的大將之職。
民主黨政客中部分人選舉表現(xiàn)優(yōu)異,例如佛羅里達州的非洲裔競選人安德魯·吉倫只以極微弱優(yōu)勢輸給對手德桑克蒂斯(49:50);此外民主黨也確實在部分選區(qū),如衣阿華州取得突破。但縱觀民主黨此次選舉,并沒有“標志性勝利”和“新領袖”同時出現(xiàn)的事例。許多民主黨競選人,如奧洛克、吉倫和艾布拉姆斯(Stacey Abrams)均“惜敗”給對手,這種表現(xiàn)很難成為整個黨派的領袖;與許多樂觀主義者的預測相反,美國選民并沒有出現(xiàn)“藍潮”,反而在佛羅里達等搖擺州形成了強有力的共和黨選民群體。
與此同時,雖然資深政客佩洛西(Nancy Pelosi)成為眾議院發(fā)言人,并可能對特朗普的政策制造阻礙,但佩洛西年逾七旬,立場圓滑,和2016年的希拉里·克林頓一樣缺乏朝氣,難以成為臺面上的領袖。在過去的兩年里,共和黨的參議院領袖麥康奈爾和政治明星特朗普形成了前臺后臺的良性搭配;而民主黨的政治立場和黨內紀律都相對松散,難以進行此類協(xié)作,例如2016年桑德斯和希拉里就未能形成組合。奧洛克等人不但未能成為政治新星,在2020年也面臨與佩洛西的協(xié)調問題。
佩洛西
奧巴馬帶來的“斷層”問題仍然困擾著民主黨。在2008年,奧巴馬憑借年輕選民的踴躍支持戰(zhàn)勝黨內對手希拉里·克林頓,進而在總統(tǒng)選舉中獲勝,成為美國的政治明星。1961年出生的奧巴馬和1947年出生的希拉里有著十余年的年代差距,因而產(chǎn)生了幾個長久問題:
第一,奧巴馬具有非洲裔、高學歷群體、移民后裔等背景,激發(fā)了少數(shù)族裔的強烈認同感,但也使得民主黨在身份政治(identity politics)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在種族多元化的美國社會,身份政治是必然和必要的政治議題;然而在中產(chǎn)階級經(jīng)濟惡化、自媒體高度發(fā)達這兩大背景下,這種政治運動造成右翼群體強烈反彈,使得共和黨愈發(fā)團結。應該看到,隨著特朗普推行更加嚴苛的移民政策,“另類右翼”在特朗普時期日益猖獗,身份牌對民主黨團結少數(shù)族裔、提高投票率有利;然而奧巴馬時期(2008-2016)的身份政治運動本身也造就了“另類右翼”的盛行,甚至間接推動了特朗普當選。
第二,奧巴馬的個人魅力和高學歷使得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踴躍參與政治。表面看來,年輕人以民主黨居多,年輕人的參與對該黨競選有利;然而在實際選舉中,這種政治熱情可能造成穩(wěn)健的“溫和派”老牌政客失去支持。從美國的選區(qū)地圖可以看到,民主黨支持者大多聚集在城市區(qū)域,城市選民相互影響之下也可能形成積極投票的支持者群體,然而城市選民在美國選舉中普遍缺乏話語權(under-represented)。在黨內選舉中,年輕人希望支持新銳政客,但這些人缺乏經(jīng)驗、立場激進,難以得到選民的廣泛信任。在總統(tǒng)選舉的實際考慮下,民主黨高層可能推舉更加穩(wěn)健的政客領導全黨,例如希拉里·克林頓、佩洛西等,但這些人可能造成年輕選民不參與投票。
第三,美國兩黨的經(jīng)濟政策均偏向自由市場,整個國家有著根深蒂固的反共、反社會主義情結。在溫和派不受信任的情況下,共和黨可以推出一位極右翼團結全黨,而民主黨候選人稍微偏左都可能造成黨內分裂,更無法選出一位具有標志性左翼立場的領袖人物。奧巴馬于美國次貸危機爆發(fā)之際當選,其競選口號強調“改變”,初期政策也具有反華爾街的左翼色彩,立即被共和黨人稱為“社會主義者”。在2010與2014兩屆中期選舉中,多名民主黨政客有意與奧巴馬拉開距離,成為民主黨內部分裂的關鍵事件。在2016年黨內初選中,桑德斯提出類似社會民主主義的政策,強調福利、勞工保護和政府開支,立即招致了來自各方面的反對;除了自由市場的支持者外,美國也不具備實施社會民主主義政策的財政條件。與此同時,特朗普在當選以來屢次將“社會主義威脅”當做團結其支持者的政治動員工具,每次民主黨方面涌現(xiàn)新的奧巴馬、桑德斯,特朗普的支持者都會更加團結,大企業(yè)也會倒向特朗普。這種局面下,民主黨內具備鮮明個人色彩的政客大多成為反共意識形態(tài)的受害者。
第四,個人原因造成民主黨未能彌合斷層。參議院的領袖舒莫(Chuck Schumer)和沃倫(Elizabeth Warren)都難堪大任,無法制止麥康奈爾的政治手腕,對2016年強推希拉里、疏遠桑德斯也有責任。拜登(Joe Biden)具有豐富政治經(jīng)驗,也受到黨內廣泛支持,原本能夠成為資深政客和新銳政客之間的關鍵協(xié)調人物;由于個人原因,拜登沒有參加2016年總統(tǒng)選舉,也失去了統(tǒng)合民主黨的機會。而希拉里選擇了技術官僚凱恩(Tim Kaine)為搭檔,并沒有試圖爭取桑德斯支持者,導致2016年民主黨投票率較低,部分年輕人直接放棄投票。桑德斯本人長期作為獨立參選人游離于民主黨政客圈子之外;在中期選舉之前,他更多對奧卡西奧等年輕政客表示支持,而這些人與他一樣具有觀點激進、缺乏經(jīng)驗的缺點。雖然他在民主黨年輕選民中擁有巨大號召力,卻難以彌合民主黨的分裂局面。
案例研究:民主黨誰可出戰(zhàn)?
民主黨方面的問題可被稱為“群蛇無首”、“蜀中無大將”。按照筆者所見一位民主黨活動家的說法,該黨內可能有上千政客有意競選總統(tǒng),其中包括意欲卷土重來的希拉里·克林頓,但目前還沒有出現(xiàn)能夠與特朗普分庭抗禮的政治活動家。民主黨可能需要找到一個類似特朗普和麥康奈爾的“新老”組合,并在桑德斯等人的左翼立場和希拉里、佩洛西等人的實用主義“溫和”立場之間尋找共識。國內專家對于拜登、沃倫、佩洛西等老政客已有深入介紹,筆者將在本章里分析幾位相對年輕、可能在2020年參與競選總統(tǒng)(或競選副總統(tǒng))的政客,闡述民主黨新政客的問題。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最后更新: 2018-11-09 08:24:32
-
谷歌中國籍女員工被谷歌班車撞倒,不幸身亡
2018-11-09 07:33 -
沙特也要退群?正研究解散OPEC
2018-11-09 07:15 -
美“自由派”最年長大法官摔斷3根肋骨
2018-11-08 23:02 美國政治 -
“獅航空難隱患,或在同類波音客機上都存在”
2018-11-08 22:58 航空安全 -
王毅會見澳外長:努力消除“互信赤字”
2018-11-08 22:56 -
FBI特工:有白人極端分子是在烏克蘭培訓的
2018-11-08 21:37 烏克蘭之殤 -
英國首例機器人心瓣手術:“機器暴走”,病人不治身亡
2018-11-08 21:30 不列顛 -
澳學者:中國跟太平洋島國“債務陷阱”沒關系
2018-11-08 20:30 中國外交 -
習近平會見古巴領導人:能支持的,我們一定會支持
2018-11-08 20:09 中國外交 -
剛參加完“最大軍演”,北約軍艦被撞沉了
2018-11-08 19:19 觀察者頭條 -
“美國國內涉華消極聲音增多,值得關注”
2018-11-08 18:48 中美關系 -
給富士康百億補貼的州長,輸了
2018-11-08 18:08 富士康 -
美“最安全城市”槍擊:開30多槍,槍手在內13人死亡
2018-11-08 17:26 美國槍擊案 -
五角大樓:"忠誠愛國者行動"改名了
2018-11-08 17:21 美國一夢 -
空姐睡地板照片瘋傳 公司開除6人
2018-11-08 16:52 -
哈,美“史上最大”制裁有漏洞!
2018-11-08 16:39 美國政治 -
美國女子做9項手術,就為了整成她
2018-11-08 16:25 特朗普 -
他喊話菲警察:打死涉毒上司,獎香港游
2018-11-08 16:23 -
“富士康從中國招人沒毛病,美國又沒這種人才”
2018-11-08 16:11 富士康 -
美國妓院老板贏得中期選舉,但他上月死了…
2018-11-08 15:22 美國一夢
相關推薦 -
陣容龐大!關鍵時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國 評論 9轉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評論 292“中美會談成果遠超預期,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 評論 257中美日內瓦經(jīng)貿會談聯(lián)合聲明 評論 1113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評論 162最新聞 Hot
-
陣容龐大!關鍵時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國
-
消息傳出,美企CEO“蹦下床打電話”:趕緊發(fā)貨!
-
轉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
在獄中,杜特爾特以壓倒性優(yōu)勢當選市長
-
“中方抵抗到底,成了”
-
巴外長警告:這個問題不解決,?;饘⑹芡{
-
中美利好消息傳來,“七巨頭”一夜回漲8000億美元
-
特朗普怒了:我又不是蠢貨,免費的不要?!
-
特朗普:周四我可能飛去參加俄烏會談
-
印巴空戰(zhàn)后首次公開講話,莫迪只字不提美國
-
澤連斯基批準美烏礦產(chǎn)協(xié)議
-
長和回應港口交易:不合法決不交易
-
白宮國家經(jīng)濟委員會主任:美國正在重啟對華關系
-
中美會談結束,日本國債遭拋售
-
普京強忍淚水
-
中方“施壓”他退出反華組織?我使館駁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