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賢亮:清初嘉定侯氏的“抗清生活”與江南社會
關(guān)鍵字: 日記嘉定三屠嘉定侯氏【17世紀中葉江南人民的抗清運動,有大量的士紳百姓因堅持抗清而先后殉難,這是明清易代之際重要的一頁。嘉定侯岐曾的抗清生活日記展示了1645—1647年江南士紳們的抗清活動以及他們在清廷密網(wǎng)捕殺下的日常生活。清初江南社會的不安、個人生命的微弱,都在其中有所呈現(xiàn)?!?/strong>
一、嘉定侯氏
崇禎十七年(1644年),大明王朝在北方因李自成農(nóng)民軍與關(guān)外清兵先后進入北京城,而結(jié)束了統(tǒng)治。江南一帶繼續(xù)維持的,是以南京為中心的弘光政權(quán),由明室官僚士紳的擁戴,于當年五月建立,人們希冀這半壁江山像南宋一樣可以維持長久。不料只有一年,清兵就輕易地打到了江南。這一年為農(nóng)歷乙酉年,從王朝更替的角度而言,已是大清順治二年(1645年)。該年頻繁出現(xiàn)的抵抗運動,留給后世的記憶都相當慘烈,最著名者有“揚州十日”、“江陰保衛(wèi)戰(zhàn)”、“嘉定三屠”等。
眾所周知,在“嘉定三屠”的殉難士紳中,侯峒曾與黃淳耀是其中最具代表者。而侯氏是嘉定縣諸翟(舊名紫隄)人,現(xiàn)在屬于上海市閔行區(qū)諸翟鎮(zhèn)。那里有一座關(guān)帝廟,原本是侯氏的家祠。據(jù)說侯家先世姓楊,原籍山西上谷,宋室南渡后,輾轉(zhuǎn)遷居于此。
侯峒曾像
從明初開始,侯家開始興旺起來,家族子弟多數(shù)以科舉入仕。侯峒曾的父親侯震暘就在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中進士,峒曾本人則于天啟五年(1625年)成了進士。在當時,峒曾與岐曾、岷曾三兄弟都較出名,人稱“江南三鳳”。同時,峒曾與岐曾的六個兒子,即玄演、玄潔、玄瀞與玄洵、玄汸與玄泓(后改名玄涵),被譽為“侯氏六俊”,或稱“江左六龍”。這“六侯”為海內(nèi)所習(xí)稱。侯家在嘉定堪稱望族。
侯岐曾蘇州石刻像
順治二年六月,侯峒曾與黃淳耀等人,一起領(lǐng)導(dǎo)了地方的抗清活動。侯自稱“總督”,曾在羅店地方獲得多次勝利。其實,在清兵攻打嘉定前夕,峒曾正臥病家中(紫隄村故居),在黃淳耀等人敦請下回到嘉定縣城,與士紳百姓一起畫地而守,即峒曾負責(zé)守東門、淳耀負責(zé)守西門。六月廿六日,峒曾還曾寫信,要侄兒玄汸、玄泓多方籌款200兩,以為軍需。嘉定城陷落后,峒曾投水而死,他的兩個兒子玄演、玄潔也一起赴難。峒曾死后還被清兵梟首懸示于西城門,后被掛到城中的侯家門口。“嘉定三屠”后,侯家多改姓楊或徐,以避劫難,采取不入仕、務(wù)農(nóng)耕或設(shè)教賣畫等生活方式,沒入茫茫人海中了。多年以后,侯家稍形雍容,還能于城中廢宅之上建“侯氏宗祠”祭拜這些先人,以示不忘侯家的“祖功宗德”。
而幸免于清兵大屠殺的人們中,峒曾的弟弟岐曾(1595-1647)早在清兵攻城時,已受峒曾之命,奉母親龔恭人避往江村故居(因盤龍江而名,即紫隄村)。同時峒曾的另一個兒子玄瀞與岐曾的長子玄汸,屠城時據(jù)說適在他所,因而也得以暫免誅殺之禍。關(guān)于岐曾的生平,與峒曾相比,記載少而不詳。但因岐曾有日記存世,故其驚心動魄的最后歲月與那段悲壯的歷史,還是被真實地記錄了下來。
日記起于丙戌年(順治三年,1646年)正月初一,至丁亥年(順治四年,1647年)五月初十日絕筆,次日他被清兵捕獲,十四日就赴死了。
這不到一年半的時間里,岐曾日記所述,涉及了當時的敏感時事與地方抗清活動,因而語詞之間頗多隱晦。他特別提及其姻親夏允彝到嘉定虬江時,為避人耳目,化名“黃志華”;而他自己久稱“半生主人”,與這個“黃志華”朝夕“密通往來”的,一般都是寫在一小幅竹紙上的密函,抬頭必稱“黃老”。岐曾還說,乙酉江南之變后,僅存的那些抗清志士,都是這樣改易姓名。比如,陳子龍就改號“車公”;岐曾最信任、最得力的仆人侯馴改稱川馬。
- 原標題:馮賢亮:清初嘉定侯氏的“抗清生活”與江南社會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zé)任編輯:吳立群
- 最后更新: 2018-05-12 09:06:43
-
明朝閉關(guān)鎖國,是一種進攻性策略
2018-05-11 09:00 趣讀 -
美國轟炸我駐南聯(lián)盟大使館19周年,我們不會忘記!
2018-05-08 12:09 中美關(guān)系 -
這幾個可能是被人誤解最多的成語
2018-05-08 07:52 趣讀 -
中國歷史,至少有三千年與運河有關(guān)
2018-05-05 08:39 -
情侶裝最早起源于宋代?為啥古代穿衣講究多?
2018-05-04 07:26 趣讀 -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到今天很多國家都不懂
2018-05-02 07:39 -
中國將用法律告慰2000萬英烈在天之靈
2018-04-27 15:23 捍衛(wèi)英雄 -
奠基:共和國前30年與改革開放40年
2018-04-26 08:52 改開40周年 -
元代就有水力紡紗機,卻曇花一現(xiàn)
2018-04-25 10:00 大國工匠 -
一分鐘帶你回顧改革開放前的故事
2018-04-24 10:00 觀天下講壇 -
張獻忠寶藏考古發(fā)掘結(jié)束:蜀王金寶國內(nèi)首次現(xiàn)身
2018-04-20 16:48 考古 -
英國攝影師拍的清朝美女!150年來首次公布
2018-04-18 15:54 趣圖集錦 -
誰說書生百無一用?人家還會跳墻呢
2018-04-17 09:10 趣讀 -
這檔節(jié)目怕是失了智,竟說“侵華日軍對故宮秋毫無犯”
2018-04-16 15:23 -
在明朝,麒麟不止是祥瑞,還是外交媒介
2018-04-12 15:30 趣讀 -
英拍賣行拒撤拍疑似圓明園流失文物 文物局強烈譴責(zé)
2018-04-10 13:20 考古 -
《新聞聯(lián)播》用了6分多鐘來緬懷他
2018-04-06 09:44 -
為什么中國會成為這樣的中國?
2018-04-03 10:00 憲法與政治 -
在古代,好酒的江南人這樣玩轉(zhuǎn)四季時令
2018-03-31 08:25 趣讀 -
專家:虎鎣未必是圓明園流失文物,或炒作吸引“愛國情懷”
2018-03-29 10:03 考古
相關(guān)推薦 -
轉(zhuǎn)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評論 275“中美會談成果遠超預(yù)期,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 評論 251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評論 162何立峰:中美達成重要共識 評論 307最新聞 Hot
-
陣容龐大!關(guān)鍵時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國
-
消息傳出,美企CEO“蹦下床打電話”:趕緊發(fā)貨!
-
轉(zhuǎn)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
在獄中,杜特爾特以壓倒性優(yōu)勢當選市長
-
“中方抵抗到底,成了”
-
巴外長警告:這個問題不解決,?;饘⑹芡{
-
中美利好消息傳來,“七巨頭”一夜回漲8000億美元
-
特朗普怒了:我又不是蠢貨,免費的不要?!
-
特朗普:周四我可能飛去參加俄烏會談
-
印巴空戰(zhàn)后首次公開講話,莫迪只字不提美國
-
澤連斯基批準美烏礦產(chǎn)協(xié)議
-
長和回應(yīng)港口交易:不合法決不交易
-
白宮國家經(jīng)濟委員會主任:美國正在重啟對華關(guān)系
-
中美會談結(jié)束,日本國債遭拋售
-
普京強忍淚水
-
中方“施壓”他退出反華組織?我使館駁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