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興東:俄羅斯斷網試驗,看透的人不多
【文/ 方興東】
俄羅斯上周宣布成功完成外部“斷網”演習。在主動切斷與全球互聯網的連接之后,俄羅斯網絡基礎設施依然能夠正常運行。這一試驗距離俄羅斯《主權互聯網法》生效才一個多月。
此舉引發(fā)全球媒體強烈關注,大多數西方媒體對此持批評態(tài)度,同時質疑俄羅斯此舉對于網絡自由的威脅。一些中國國內人士看待此事也有一種復雜心態(tài),將此舉視為俄羅斯走向封閉的消極防御之舉。其實,看待此事不能簡單地人云亦云,需要看透俄羅斯此舉背后的戰(zhàn)略考量以及對網絡世界產生的深遠意義??梢院敛豢鋸埖卣f,俄羅斯斷網試驗的成功,堪稱近幾年對全球網絡安全格局產生最大影響的事件之一,不亞于2013年的斯諾登事件。
俄羅斯斷網試驗的戰(zhàn)略目的本質上并不是為了和全球互聯網斷開,而恰恰是為了更“可靠”而長遠地互聯。俄通信部稱,測試是在專門指定的網絡上進行,普通網絡用戶對斷網沒有任何察覺。俄通信部副部長阿列克塞·索科洛夫事后表示,“我們的目標是任何情況下,在俄羅斯領土上提供不間斷的互聯網服務。此次評估的結果表明,政府機構和通信運營商已做好有效應對威脅、同時確保互聯網和通信有效運作的準備?!睋袢斩砹_斯報道,演習內容還包括:在遭遇外部“斷網”時檢查俄境內互聯網運行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保障手機通信安全,保護個人信息、防范通話和短信遭劫持等。斷網試驗的成功標志著俄羅斯在網絡安全方面的戰(zhàn)略能力和技術能力有了新的提升。
BBC報道
俄羅斯斷網試驗更大的意義在于撼動了美國在網絡空間絕對的霸權力量,瓦解了美國在極端情況下可以通過斷網癱瘓一個國家的網絡基礎設施,乃至整個社會基礎設施的戰(zhàn)略進攻能力。可以說,某種程度上,美國因此失去了網絡空間的“核按鈕”。俄羅斯斷網試驗并不是封閉自身的消極防御舉措,而是強化全球網絡一體化不被美國用作軍事和政治目的的積極防御措施,對全球網絡空間的穩(wěn)定和安全具有積極意義。
要正確認識俄羅斯斷網試驗,有幾個關鍵點值得注意。首先,俄羅斯不是自己另起爐灶,另搞一套與全球不兼容的網絡技術體系;其次,并不影響網絡用戶的日常使用,只用于極端情況下的應急;第三,并不是自我封閉、與世界隔絕,不是為了構建一國之內的局域網。
相比之下,國內總有一種聲音鼓噪中國互聯網要另起爐灶,另搞一套不開放、不兼容的技術和標準體系。要知道,互聯網最大的價值并不在于技術本身,而在于其強大的外部性。一個國家自己搞一套網絡并不難,但是如果世界其他國家都不采納,國際社會不能互聯、訪問和使用,那么,這樣的網絡是沒有多大價值的。所以,我們既要反對自我封閉、消極防御的極左思維,也要反對只求開放而毫不設防的極右思維。中國真正的網絡安全戰(zhàn)略需要在兩個極端之間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衡。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2018年12月1日之前,沒有人能夠想到美國會在加拿大抓捕孟晚舟。2019年5月16日之前,沒有人能夠想到美國會對華為祭出斷供的做法。但是,這一系列在過去不可思議的極端做法都變成了現實,誰也不能保證美國不會對別的國家實施斷網。俄羅斯斷網試驗是針對美國近年越來越具有進攻性舉動的一種反應,尤其是美國在《國家安全戰(zhàn)略》《國家網絡安全戰(zhàn)略》等文件中將俄羅斯明確定義為“對手”之后。
俄羅斯的試驗,是對美國獨家壟斷全球互聯主導權的一種抵消,甚至消解,一定程度上扭轉了長期以來世界各國在美國面前完全的被動局面。這一大招的“失效”,將極大降低未來美國針對其他國家實施斷網的可能性。畢竟,即便域名、地址和根服務器等核心資源的主導權于2016年從美國政府手中轉到了洛杉磯的民間機構ICANN(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但ICANN依然受制于美國的法律,它難以擺脫美國以國家安全為名的直接操控。
縱覽全球網絡空間,因為美國互聯網商業(yè)的巨大成功,我們過去一直以美國為重,而對歐洲和俄羅斯等缺乏基本的重視,尤其是俄羅斯更容易被符號化、標簽化。隨著2018年《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的出臺,歐洲一舉成為全球網絡治理制度建設的領導者。而通過這一次俄羅斯斷網試驗的成功,我們對俄羅斯在網絡空間的安全戰(zhàn)略應該有全新的認識。為了確保自身的網絡安全,俄羅斯的做法將成為很多國家的榜樣,包括美國的一些盟友。正如中國擁護核武器并不是為了進攻,而是為了確保自己不受核攻擊的防御舉措。俄羅斯此舉將強化全球網絡空間的互聯和安全,非常值得中國學習和借鑒。
美國是互聯網的誕生地,也是互聯網最大的貢獻者,但是,今天美國也成為全球網絡安全的最大變量。維護全球互聯網的統(tǒng)一性,確保互聯網這個全球最大公共物品的互聯互通,無疑是每一個國家的使命。但是,“不能一個國家安全而其他國家不安全,更不能犧牲別國安全來謀求自身的所謂絕對安全?!泵恳粋€國家的安全最好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尤其是中國這樣的大國。我們應該站在世界看中國,在戰(zhàn)略高度上正視當今網絡面臨的問題和挑戰(zhàn),開放式學習和積極吸納世界各國的長處,尤其是美國在互聯網領域的創(chuàng)新能力、歐洲在網絡治理方面的制度創(chuàng)新以及俄羅斯在國家網絡安全方面的戰(zhàn)略能力。
(本文首發(fā)于環(huán)球時報,作者授權觀察者網發(fā)布。)
- 原標題:方興東:俄羅斯斷網試驗,看透的人不多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立群 
-
長五遙二發(fā)射失敗內幕公開,中國航天走出至暗時刻
2019-12-30 07:55 航空航天 -
“胖五”發(fā)射隊員日志首次公開:面對失利,我不想逃避
2019-12-28 09:45 航空航天 -
航天科學有險阻,“胖五”苦戰(zhàn)能過關!
2019-12-28 09:19 航空航天 -
“胖五”帶上天的實踐20號衛(wèi)星,一身“黑科技”
2019-12-28 09:17 航空航天 -
這么多國家造不出核武,被什么步驟扼住技術的咽喉?
2019-12-28 09:05 -
我國實現對500米以下“近地霧霾”高清探測
2019-12-28 08:14 霧霾天氣 -
“為啥我的手機還沒用上北斗?”答案來了
2019-12-27 16:52 北斗照耀 -
“雪龍2”號在南極“捕獲”一批珍貴魚類樣品
2019-12-27 12:50 南極探險 -
我首次完成太陽帆在軌關鍵技術試驗
2019-12-27 08:38 航空航天 -
紫光同創(chuàng):國產FPGA的進擊之路
2019-12-26 17:35 -
維信諾控股子公司獲得政府補助1.1億元
2019-12-26 17:25 -
我國量子計算獲重要進展:玻色取樣實驗逼近“量子霸權”
2019-12-26 16:13 科技前沿 -
紫光展銳5G樣機通過泰爾實驗室認證
2019-12-26 11:34 -
5G基帶芯片之戰(zhàn):五強格局初顯(上)
2019-12-26 07:51 盤點2019 -
“太極一號”已完成在軌測試實驗:成果超預期
2019-12-26 07:31 航空航天 -
中科曙光推出龍騰G30系列整機:搭載龍芯新款四核處理器
2019-12-25 17:54 -
我國機器人產業(yè)企穩(wěn)回升
2019-12-25 16:40 產業(yè)萬象 -
15歲少年發(fā)現1億年前甲蟲新種!
2019-12-25 15:15 -
韓國機構:中美AI水平差距1.5年,韓美差距2年
2019-12-24 13:56 中美關系 -
我科學家研發(fā)出超彈性、抗疲勞碳納米纖維氣凝膠
2019-12-24 07:34 科技前沿
相關推薦 -
轉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評論 275“中美會談成果遠超預期,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 評論 251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 評論 1112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評論 162何立峰:中美達成重要共識 評論 307最新聞 Hot
-
陣容龐大!關鍵時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國
-
消息傳出,美企CEO“蹦下床打電話”:趕緊發(fā)貨!
-
轉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
在獄中,杜特爾特以壓倒性優(yōu)勢當選市長
-
“中方抵抗到底,成了”
-
巴外長警告:這個問題不解決,?;饘⑹芡{
-
中美利好消息傳來,“七巨頭”一夜回漲8000億美元
-
特朗普怒了:我又不是蠢貨,免費的不要?!
-
特朗普:周四我可能飛去參加俄烏會談
-
印巴空戰(zhàn)后首次公開講話,莫迪只字不提美國
-
澤連斯基批準美烏礦產協(xié)議
-
長和回應港口交易:不合法決不交易
-
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美國正在重啟對華關系
-
中美會談結束,日本國債遭拋售
-
普京強忍淚水
-
中方“施壓”他退出反華組織?我使館駁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