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翟東升:如何重啟和升級中國經濟?
【文/翟東升】
一、爭論
一月底,我把趙燕菁教授的一篇名為《債務是經濟重啟的關鍵》隨筆文章貼在了我的幾個號上,引發(fā)了微信公眾號(翟東升的全球政治經濟研究)、B站、頭條、微博等幾個平臺上總計二十多萬的閱讀和數(shù)千評論,其中B站和微博據(jù)說被自動屏蔽掉了不少評論,否則評論數(shù)更多。
圍繞趙燕菁教授的觀點,從事經濟學和經濟政策研究的朋友們也吵得很熱鬧,有的經濟學者批評趙老師,說“你是搞土地金融的,對于宏觀經濟學是外行,中國可不能再吸食‘債務鴉片’了”;而其對立面則反駁說趙老師是從實際出發(fā)而不是從西方經濟學教科書出發(fā),債務懷疑派才是黑板經濟學家。(建議大家關注一下張明教授主持的兩位市場派首席經濟學家之間的辯論:徐高VS趙建)。
我的微信公眾號后臺也收到很多網(wǎng)友的私信,觀點兩極分化嚴重:有的夸趙老師敢想敢說、見地深刻而獨到;也有的指責趙老師是房地產利益的代言人;還有不少人問我,翟老師你把趙老師的文章貼在自己的號上,是否意味著你也完全同意他的觀點?
他這篇文章中大部分觀點我都是贊同的。這兩年我們倆交流得不少,每次他回京我們都會組織學界和政策界的朋友們餐敘。趙燕菁教授與我的知識結構存在一定的交叉和互補,他跟我講土地和資本多一些,我跟他講貨幣體系和國際格局多一些。
今年春節(jié)他回京過年,我們又暢聊了兩次,所見略同,分歧較小。《債務是經濟重啟的關鍵》這篇文章的第一句話,“中國經濟下滑不完全是因為疫情”,其實也是最近半年來我在各個場合的最主要觀點之一。
當然,老趙同志一貫“先天下之憂而憂”,為中國經濟之潛在資產負債表衰退和金融風險爆發(fā)而著急,擔心中國跌入日本之覆轍,因此文中急切焦慮之情溢于言表。
相比而言,我的態(tài)度比他淡然而超脫一些。我覺得之所以會發(fā)生這樣那樣的事情,其實是歷史大周期所決定的“定數(shù)”,因為一代人必然有專屬于一代人的認知,人們的認知決定了他們的選擇,而他們的選擇又決定了他們的命運。
專家學者站出來大聲疾呼,通常情況下,并不能有效而及時地改變大眾的集體認知,很多時候只能招致誤解和謾罵。我寄希望于教育40歲以下的年輕人,因為他們思想的囟門還沒有完全閉合,還能學習和理解超出他們既有認知的新觀念和新邏輯。
我相信在社會科學領域,“心能轉物”,也就是說,人們的認知不一樣了,選擇和軌跡就會不同。因此,對中國的前途無須悲觀。
針對朋友們的評論和疑問,我覺得有必要把我自己的一些想法也羅列出來,既是對趙老師的一部分觀點的補充和修正,也是梳理我自己對當下和未來經濟政策的若干思考。供大家批評指正。
2022年1-9月全國發(fā)行新增地方政府債券42422億元。圖源:視覺中國
二、我對地方債和土地市場的由來與功能的認識
中國經濟這三十年繁榮離不開地方政府在發(fā)展中的各顯神通。平級地方政府之間都是競爭對手,相互比招商引資,比經濟增速,比產業(yè)升級。
有些省里在開會的時候,縣委書記和縣長們的座位次序是根據(jù)上一年度的經濟業(yè)績安排的,非常公平而殘酷,不斷強化大家的競爭意識。
1990年代初,源自上海的兩位領導人入主中央,相對于北京、廣東、四川、東北等地的封疆大吏們,他們缺乏打江山那一代的天然權威,以至于新領導感慨說“手里沒有把米,小雞都呼不來”。
于是就有了1994年分稅制改革,從此大部分稅收收入歸中央,地方政府則獲得了改革和發(fā)展的大量“事權”,而事權對應著花錢的責任。各級地方政府發(fā)現(xiàn)自己“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誰能找到常規(guī)稅收之外的額外財源,誰就能獲得招商引資、基建投資、以低價水、電和用地價補貼出口制造業(yè)的先發(fā)優(yōu)勢,從而形成制造業(yè)聚集、年輕人流入、城市化擴張、稅費收入增長的良性循環(huán)。
1987年,曾有香港公務員來上海、深圳等地,手把手教給了大陸地方干部如何經營城市,也就是如何玩土地財政,(用趙燕菁教授的話講是“土地金融”),如何把沉睡的國有土地的所有權變成靈活可用的巨大財政現(xiàn)金流。
隨著這種土地經營術在各級各區(qū)域地方政府中的傳播和升級,各地政府成為本地房產市場最大的莊家,中國房地產市場就出現(xiàn)了類似于長莊慢牛股的走勢,碰上牛市就放量漲,碰上熊市就縮量橫盤。操盤水平低一點的地方,會看重短期內的賣地收入,要么把價格拉得太高,要么推出的地塊太大太多,以至于后繼乏力,比如早年的昆明。
而操盤水平高一點的地方,則提前低價屯好巨量土地,然后力保房價地價長期慢漲而堅挺,手中的剩余土地則用作抵押物,從銀行和債券市場獲得巨量信貸,再用這些錢去撬動產業(yè)資本的流入和基礎設施的完善,從而形成良性循環(huán)。
而香港的地產商早就知道此中門道,所以有些人就跑到中國各大城市的核心地段貸款低價拿地,然后捂住不建不賣,以獲取利息與土地長期漲速之間的差價。
我在以前的文章和視頻中都講過,世界上絕大部分發(fā)展中國家的發(fā)展瓶頸都是政府無力向國民提供國家安全、基礎設施、國民教育、醫(yī)療保障、戰(zhàn)略產業(yè)扶持等公共產品,所以國民陷入貧窮、動蕩、內耗的惡性循環(huán),而其背后的原因則是未經社會革命的國家機器無法征收到足夠規(guī)模的稅。
先發(fā)國家通常是靠殖民貿易和掠奪,或者對外戰(zhàn)爭勝利獲得的巨額賠款,從而將外部財源轉變成對內的公共產品,以此啟動現(xiàn)代化的良性循環(huán)。
其中越是能利用好債券市場的國家,比如英國,就越能用較優(yōu)的債務信用和較低的債務利息贏得國家間的長期競爭,包括在世界市場上和國家間戰(zhàn)爭中的競爭;而越是不善于管理自己的債券信用的國家,比如西班牙,就在競爭中逐步輸?shù)糇约旱南劝l(fā)優(yōu)勢,陷入違約、高息和失敗的循環(huán)。他們之間的競爭其實與今天中國地方政府之間的競爭頗有幾分相似之處。
而中國式現(xiàn)代化,走的是和平發(fā)展的路子,沒有外部橫財,所以各地發(fā)展的資金需要從內部想辦法。上述土地市場的功能起到了一個資本市場的作用,讓地方政府在不必大幅提高稅率也無須搞對外殖民擴張就實現(xiàn)了巨額資本的籌集。
- 原標題:淺談債務、貨幣、房產泡沫與福利體系:如何重啟和升級中國經濟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劉惠 
-
關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zhí)行情況與2023年草案的報告(摘要)
2023-03-06 06:51 觀網(wǎng)財經-宏觀 -
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計劃執(zhí)行情況與2023年草案的報告(摘要)
2023-03-06 06:51 觀網(wǎng)財經-宏觀 -
習近平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牢牢把握高質量發(fā)展這個首要任務
2023-03-05 20:10 2023兩會 -
賀丹委員:政策不能只盯著二孩和三孩,一孩太重要了
2023-03-05 17:47 養(yǎng)老與社保 -
政府工作報告: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8萬億元
2023-03-05 10:07 2023兩會 -
給你一點小小的“游戲震撼”,玩家助力希望工程5天籌款240萬
2023-03-04 17:53 -
《三體》制片人:我們不是純資本化的公司,就想做好中國科幻
2023-03-04 16:00 觀網(wǎng)財經-互聯(lián)網(wǎng) -
消費投資哪個重要?這有個“一石幾鳥”的方案
2023-03-04 15:52 經濟學家建言2023中國經濟 -
對話英特爾中國董事長:中國讓我們覺得機會無處不在
2023-03-04 13:24 觀網(wǎng)財經-科創(chuàng) -
B站虧75億,給UP主分了91億
2023-03-04 13:01 觀網(wǎng)財經-互聯(lián)網(wǎng) -
繁榮與停滯:復盤日本經濟的發(fā)展與啟示
2023-03-03 20:34 -
羅思義:中國經濟要提升,必須繞開美國踩過的“坑”
2023-03-03 17:58 經濟學家建言2023中國經濟 -
今年增速目標5.5%以上,“上海是有底氣的”
2023-03-03 15:55 上海新高度 -
何小鵬人大提案:明確自動駕駛事故責任認定
2023-03-03 14:58 2023兩會 -
周六福再戰(zhàn)IPO:老板姓李不姓周,與蔡少芬有訴訟戰(zhàn)
2023-03-03 14:46 觀網(wǎng)財經-金融 -
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浪潮、龍芯、華大基因回應
2023-03-03 14:03 觀網(wǎng)財經-科創(chuàng) -
1月M2同比增12.6%創(chuàng)六年新高,央行:堅決不搞大水漫灌
2023-03-03 13:32 觀網(wǎng)財經-金融 -
央行:房地產市場泡沫化的勢頭得到了遏制
2023-03-03 11:42 觀網(wǎng)財經-房產 -
人大代表陳雪萍:建議農民工社保按天繳納
2023-03-03 11:28 農民工 -
第八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將于29日開標,肝素類產品首次納入
2023-03-03 10:03
相關推薦 -
轉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評論 275“中美會談成果遠超預期,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 評論 251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lián)合聲明 評論 1112卡塔爾送大禮引爭議,特朗普:免費的也罵? 評論 162何立峰:中美達成重要共識 評論 307最新聞 Hot
-
陣容龐大!關鍵時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國
-
消息傳出,美企CEO“蹦下床打電話”:趕緊發(fā)貨!
-
轉頭,特朗普就炮轟歐盟
-
在獄中,杜特爾特以壓倒性優(yōu)勢當選市長
-
“中方抵抗到底,成了”
-
巴外長警告:這個問題不解決,?;饘⑹芡{
-
中美利好消息傳來,“七巨頭”一夜回漲8000億美元
-
特朗普怒了:我又不是蠢貨,免費的不要?!
-
特朗普:周四我可能飛去參加俄烏會談
-
印巴空戰(zhàn)后首次公開講話,莫迪只字不提美國
-
澤連斯基批準美烏礦產協(xié)議
-
長和回應港口交易:不合法決不交易
-
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美國正在重啟對華關系
-
中美會談結束,日本國債遭拋售
-
普京強忍淚水
-
中方“施壓”他退出反華組織?我使館駁斥
-